前言
Eddie 在活動現場,常看到有客戶在播放影片時,臨時出狀況,而因為時間緊迫,就會弄得手忙腳亂,因此想跟大家分享可以怎麼樣做好完全的準備,讓活動影片完美播放!
錄製階段
可以的話,儘量用專門的收音麥克風,夾在說話者衣服上,或拿著都可以。
如果真的沒有麥克風,可以用一支手機,獨立當作麥克風使用,要求很簡單,只有「要對著且非常靠近說話者」,這樣也能有不錯的收音效果。
剪輯階段
-
人聲音檔的部分,如果有非常多的背景音,記得要打開 Denoiser 降噪效果器,現在很多剪輯軟體都有內建這個功能囉!可以搜尋「你的剪輯軟體名稱 + Denoiser」,就會有相關教學了。
-
背景音樂的加入,絕對不能比人聲還大聲,必須要在這部分,反復多聽幾次確認,也要用耳機或外接喇叭試聽過,千萬不要只用電腦內建的喇叭聽哦(你的筆電喇叭沒有低音)!
另外也要注意,不要有些片段突然變很小聲或很大聲,整部影片的聲音盡量要差不多大聲,尤其是突然變大聲會嚇到觀眾哦。
可以看輸出的音量表頭,讓表頭都在差不多的位置就表示音量都差不多大聲。
- 最後輸出的總音量要對音量表頭!絕對不能有片段亮紅燈(超過 0dB),雖然在剪輯軟體裡面聽可能沒事,但是在輸出成最終檔案後,會發現亮紅的的地方破音了!
檔案輸出格式
- 影片副檔名:選擇 mp4
mp4 檔案有較多的設備支援,包含多種作業系統平台以及新舊設備支援度都很高!
- 影片壓縮格式:選擇 h.264(AVC)
如果輸出可以選擇壓縮格式,請選擇 h.264 而非 h.265(HEVC)。
大約 2020 年以前的設備,很可能不支援硬體直接播放 h.265 壓縮格式,雖然能用軟體播放,但是畫面很可能會卡頓!
- 聲音格式:wav 或 mp3(320 kbps)
WAV 是無損格式,品質保證,但檔案會大一些
也可以選擇 mp3 格式的 320kbps。數字比 320kbps 小的話,會很明顯音質變差!
至於 320kbps mp3 與 wav 檔怎麼選擇呢?可以兩種都輸出看看,如果你能聽得出明顯差距,就選擇 wav 吧!
檔案儲存載具
- 檔案放到要播放的設備中(例如:電腦)
直接把檔案放到要播放的電腦中,順便完整播放影片,直接測試影片有沒有任何問題!
記得準備各種頭轉 HDMI 的轉接頭,因為現代大多數投影機、電視牆都是使用 HDMI 了。
- 雲端硬碟
請放一份到雲端,但是不能把這當成主要的方案,因為你無法確認活動當天的活動場地,網路的訊號是不是好的,也無法確認雲端伺服器當時會不會太多人連線,造成下載速度過慢。
- USB 裝置
隨身碟、隨身硬碟、手機(要確認可以用 USB 傳輸,不要用無線),這是 Eddie 「最推薦」的載體,也應該把這當成最「主要」的檔案傳輸方案。
USB 裝置,不需要擔心網路連線品質,而且速度也一定比任何無線裝置都快,在緊急時,USB 的速度可以大幅降低在緊急狀況時的慌張程度!
最推薦的方式
如果可以,直接存在要播放的電腦設備上,並且測試可以順利播放。
同時,還是要儲存在 USB 隨身碟裝置上,避免臨時電腦出狀況,例如:雖然都能正常播放,但是有可能無法連結到投影機去。如果有事先準備好 USB 儲存裝置,在現場就能少一個從電腦存到 USB 裝置的步驟!
同時,還是要做一份雲端備份,因爲 USB 裝置有可能在路上掉了,再多做一份保險準沒錯!
不管用什麼方法都好,但是不要只用一種方法!
活動當天
請連結到音控系統後,將電腦音訊輸出裝置調整爲「3.5 孔喇叭輸出」,音量約在 70% ~ 100% 之間,實際數字依照當天音控老師的系統而定。
試音後,電腦總音量就不要再動了,如果你須要調整音量,請直接到音控臺告知音控;如果要拔線也要先跟音控說哦(不說直接拔會爆炸)。
後記
每次遇到影片的聲音部分沒有處理好(突然變很大/小聲、音樂音量沒抓對、噪音很多等等),都覺得好可惜;都準備好之後,卻因爲各種原因沒辦法順利播放,這樣就會更可惜,希望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,也祝你的活動順利進行!
>> Hom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