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言
其實在去年(2024) 10 月左右,我就突然一直很想去玩,但忘了最後到底在忙什麼就沒有去。
前幾天下班,老闆突然問要不要去打棒球,我眼睛一亮覺得超興奮!
從兒童慢壘球開始
第一次玩,應該是連揮棒都不太會,於是從最簡單的開始,壘球上下曲線變化太大(小便球),我覺得很難瞄準,後來跑去打 100km/h 反而命中率大幅提升。
玩累了,玩射飛鏢
如果沒去過打擊場,可能會跟我一樣,不知道裡面其實還有籃球機、飛鏢機、太鼓達人等等比較運動類型的電玩機器。
以前大學的吉他社團社辦中有飛鏢,我丟過幾次,但是真的滿不熟,包含規則什麼的都不知道,有機器可以幫忙算法,在比賽尾聲還會亮燈提示玩家,只要丟到哪幾格比賽就結束了!某些機臺還有連線功能,可以跟遠方使用同系統的玩家視訊比賽。
嘗試打棒球
棒球的曲線與壘球相比,至少少了一大半,一樣是 100km/h 的球速,壘球幾乎都打得到,但是棒球卻一直揮棒落空,幫忙看的同事說:「球都是從球棒上方通過」。
於是嘗試「瞄準球的上緣」,就開始能擦到棒子了!但這超不知覺的啦!因爲等於是瞄準球上面的空氣在揮棒,有前輩可以分享這是正常的嗎XD
來比賽,贏的人拿 1000 塊獎金怎麼樣?
老闆突然來這一局。
我們用模擬比賽的器材來比試,球打出去之後,投影布幕上的球員會開始移動,例如把我們打擊者接殺等等。
比賽內容就是看能上多少次壘,最終 Eddie 拿下了第一,其他同事以及老闆其實都有打到球,只是會被瘋狂接殺,真的不是那麼容易,我很慶幸比賽前我去投了 110km/h 的打擊練習,回來玩這個就突然看得到球了!
痠痛
運動玩的隔天,只有微酸痛,我還去做了一場婚禮音響,架設時都沒問題,但撤場時一直使不上力,回家後秒睡,隔天醒來全身痠痛到我不敢動。
後來搜尋,好像是延遲性的痠痛反應,好像是睡眠不正常者比較容易會出現這樣的問題。
可能會變成長期的興趣
國小下課時,會帶著棒球手套到操場跟同學玩傳接球,但是完全沒有打擊的經驗,這次體驗覺得真的很好玩!
>> Home